「先生媽」過去對醫生母親的尊稱。「先生媽」與身為醫生的兒子,面對日治末期的皇民化運動,表現出截然不同的態度。先生媽不願改變台灣式的語言文化和社會習慣,兒子卻積極配合皇民化政策,期待完全日本化。作者透過對比和諷刺的手法,寫出兩個不同文化與意識型態的對立與衝突。延伸閱讀:日本在台的皇民化政策
作者介紹 吳濁流(1900~1976)本名吳建田,新竹新埔人。畢業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師範部(今臺北師院前身),任教員達20年之久。漢詩、小說、散文都有佳作,而以小說為主。他先寫漢詩,後來因受到同事的激勵,36歲時才用日文寫小說〈水月〉及〈泥沼中的金鯉魚〉。後來因抗議督學公然凌辱教員,憤而辭職,1941年到中國,擔任南京《大陸新報》記者,次年返臺,發表<南京雜感>,並開始撰寫長篇小說《胡志明》(後改為《亞細亞的孤兒》),表達臺灣人的心聲,「亞洲的孤兒」一詞,生動傳達出臺灣人的處境。他不同於早慧型的作家,他是經由累積人生歷練,才發展出自己的創作。戰後他仍繼續寫作,對現實有著高度強烈的批判精神,如〈銅臭〉、〈三八淚〉、〈波茨坦科長〉、〈路迢迢〉等,寫戰後臺灣社會的畸形怪狀。長篇小說《無花果》、《臺灣連翹》,為歷史作見證,以二二八為主題,寫於肅殺的戒嚴年代,可見其威武不屈的客家硬頸精神。評論家以「瘡疤!揭不盡的瘡疤!」描述他的文學特質,並以「鐵血詩人」,肯定他那執著的精神。他的名言「拍馬屁的不是文學」,是臺灣文學史上的金句,也使他的作品成為研究臺灣歷史的珍貴素材。1964年,在臺灣文學風雨飄搖之際,他用積蓄創辦了《臺灣文藝》,又以苦行僧的精神獨力撐持《臺灣文藝》,至逝世為止。1969年以退休金設立「吳濁流文學獎」,1971年增設新詩獎,獎掖後進,不遺餘力。有吳濁流作品六冊(遠景出版社)。繪者 官月淑嘉義人,國立藝專畢業。做過插畫工作、美術編輯,現為家庭主婦,喜歡閱讀和美食,習慣用紙、筆記錄生活周遭,享受與兒子一起散步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