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日歷史一戰──牡丹社之役
那薩摩男子低吼
擎起太刀斜切而過
倏地入鞘舉槍而後優雅扣引
草偃了,樹傾著,水流朱
那景色也平靜
牡丹溪流經隘口迴響起的「轟隆」水聲,除了因高度產生的透空感覺,聲量並沒有因為岩壁的攀高而變小,底下的景物模型似的,變成了平常視界的一半。岩壁對面的五重山翠綠山景倒顯得一片安詳,似乎忘了這裡剛剛才發生的激烈槍戰,傷亡了不少人。
1871年,進貢琉球國王的宮古島人,返程遇風雨而漂流至南台灣東岸海域。登陸後因種種原因遭高士佛社人殺戮,埋下日本政府日後對台用兵的藉口,也重新給予日本明治維新以後失業的武士,有建立功勳,找回武士尊嚴的機會。
與此同時,琅嶠下十八社總頭目卓杞篤去世,恆春半島的部落聯盟陷入瓦解、重組的爭鬥中,日軍突然的到來,給予北方聯盟與南部聯盟畫清界線的機會。於是剽悍的牡丹社戰士,如牡丹溪湍急的溪水,滾滾奔騰而下,一場武士刀與排灣族長刀的對決,在溪澗,在山巔,以鮮血、頭顱標註歷史事件中,第一視角的沉痛與無奈。
小說家巴代,以其擅長的歷史書寫,兵分兩路鋪陳日軍為主的國際情勢以及鮮為人關注的琅嶠下十八社之間的矛盾,並細膩的經營日本武士與牡丹社戰士之間,如針尖如麥鋩的鬥智鬥力過程,既相互尊敬又置彼此於死地。小說家帶來文學史上,從未有過的,關於「牡丹社事件」的全新視角。
巴代
Badai,卑南族Damalagaw(大巴六九)部落裔。部落文史工作者、專職寫作。曾獲山海文學獎、金鼎獎最佳著作人獎、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吳三連獎、全球星雲文學歷史小說獎。著作有研究專書《Daramaw:卑南族大巴六九部落的巫覡文化》,《吟唱.祭儀:卑南族大巴六九部落的祭儀歌謠》;短篇小說集《薑路》;長篇小說《笛鸛》、《斯卡羅人》、《走過》、《馬鐵路》、《白鹿之愛》、《巫旅》、《最後的女王》、《暗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