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藏書目查詢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終點往往在他方 : 傳奇音樂家布列茲與神經科學家的跨域對談, 關於音樂、創作與美未曾停歇的追尋

  • 點閱:100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 書籤: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創作最初的那一刻是野蠻而無法預測的,卻在混亂無序中意外找到了連結的力量,帶領聽者走向更遠的地方。二十世紀重量級作曲家、指揮家皮耶‧布列茲X   神經生物學家尚─皮耶‧熊哲藝術與腦神經科學的交會與交鋒蔡振家 國立台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副教授(頭銜小字) 專文推薦王思雅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音樂學系講師(頭銜小字) 審訂吳家恆                        台中古典音樂台主持人  沈雕龍                        柏林自由大學音樂學博士李承宗                        音樂家/神經科學家/愛樂電台「你為什麼會喜歡聽音樂」節目主持呂繼先                        樂評人孫家璁                        MUZIK古典樂刊發行人陳玠安                        樂評人陳宜鍾                        鋼琴家黎家齊                        PAR表演藝術雜誌總編輯──推薦 2016年1月,堪稱二十世紀最重要的藝術創作者之一──皮耶‧布列茲在德國逝世。布列茲的音樂人生從作曲到指揮,始終堅持實驗與創新,如同一道指引愛樂人的光芒。在本書中,布列茲首度與神經生物學家對談,兩人分別從藝術家與科學家的角度,思考美、音樂、音樂生理學與音樂創作,成為探索藝術神經科學的重要一步。我們始終不了解作曲家、也就是一位創作者的大腦是如何運作的。這就是本書所要解開的「謎」。藝術創作是不是一種特殊的生理運作與思考過程?如果能徹底了解這些運作機制,是否就能說明作曲家、音樂家、指揮家為何會將某一個音符和另一個音符組合在一起,或決定某一種節奏後面應該接上另一種節奏?為何音樂家總能推陳出新、帶來美麗的曲調並且感動人心?史特拉汶斯基在創作《春之祭》的時候,布列茲在寫《無主之錘》的時候,他們的大腦是怎麼運作的?大腦內的分子、神經元與突觸,和美的感知與藝術創作這類細膩的心理活動之間,又有什麼關聯?與傳奇音樂家布列茲及神經生物學家尚─皮耶‧熊哲、作曲家菲利普‧馬努利,一同解開這些謎團,通往藝術與科學的交會處。

皮耶.布列茲Pierre Boulez皮耶.布列茲是指揮家、作曲家、龐畢度音樂與聲學研究中心(Ircam)創辦人,他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藝術創作者之一。布列茲亦研究音樂理論,他在法蘭西公學院(Collège de France)擔任「創造、科技與語言」(Invention, technique et langage)之教席將近二十年之久。 尚─皮耶.熊哲Jean-Pierre Changeux法蘭西公學院榮譽教授、法蘭西自然科學院(Académie des sciences)院士,是當今最知名的神經生物學家之一。其重要著作包含與數學家亞蘭‧鞏訥(Alain Connes)合著之《思維物質》(Matière à pensée),以及與哲學家保羅.呂格爾(Paul Ricœur)合著之《自然與規則:人為何會思考?》(La Nature et la Règle. Ce qui nous fait penser) 菲利普‧馬努利Philippe Manoury作曲家,也是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榮譽教授。譯者:陳郁雯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基礎法學組碩士,曾就讀巴黎第四大學古典語文系碩士班,現從事文字工作。譯有《關於稅,你知道多少?》、《不平等的經濟學》等書。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